恁咋不早说咱俩某以后什么意思

哈喽,朋友们!又到了咱们研究汉字的时间啦!今天写的是“恁”字,一起来学习下吧。

造字本义:

"恁"字是由"心"和"任"两部分组成。"心"字,我们都知道,代表着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而"任"字的本意是指有能力、能干的人。 说到造字意图,古人是想表达出一种"随心而为"的感觉。就像我们有时候做事,会随心所欲,不受拘束,这就是"恁"想要传达的意思。 甲骨文中的"任",形象地表示了一个工匠拿着工具的样子,而到了金文时期,"任"字的写法中加入了表示工具的元素,强调了"巧用工具"的意味。再后来,为了更强调"随心"这个概念,就在"任"字旁边加上了"心"字,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恁"。 "恁"字nèn的本义是:动词,表示"任性"或者"任意",就是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但在方言中,"恁"也用作代词,相当于"这么"、"那么"的意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许慎对“恁”字的解释是:“下齎也。从心任声。如甚切。”这句话的意思是,“恁”字的本义是指“下齎”,也就是携带、持有的意思。

恁字由“心”部首和“任”字组成,属于形声字,其中“心”表示字义与心理活动有关,“任”则表示字音。“如甚切”是反切法,用来标注字的读音,即“恁”字的读音类似于“任”字的读音。

康熙字典:

班固的《典引》中,“勤恁旅力”一句,就是强调要勤奋地思考并付诸行动,以充实自己的道路。这里的“恁”就是“思、念”的意思,体现了古人对于内心思考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重视。

《康熙字典》还引用了《集韵》等文献,将“恁”解释为“如此、这样”,这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用法相吻合。比如,在表达“恁大”、“恁高”时,“恁”就是用来指示程度或状态,相当于“这样大”、“这样高”。

同时,“恁”还可以作为代词使用,表示“那”、“那样”、“如此”等意思,如“恁时节”就是“那时候”的意思。

读音:

“恁”字的读音为nèn,与“嫩”字的读音相近。《正韵》中,对这个字的注音是“乃感切,音忍”。掌握这个字的读音,下次遇到时就能轻松认出它了,记得多练习哦。

含义用法:

① 那么,那样,如此,这样:当我们想强调某件事情的程度或者方式时,可以用“恁”来表达。

辛弃疾在《沁园春》中写道:“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这里的“恁”就是用来强调“如此徘徊”的程度。

② 那:“恁”字还可以指代“那”,用来指向某个特定的时间或事物。比如“恁时节”就是“那时候”的意思。

柳永在《定风波》中就有这样一句:“早知恁般么,恨当初不把雕鞍锁。”这里的“恁般”就是“那样”的意思,表达了对过去某事的回顾。

③ 怎么:再来,“恁”字还能用来询问方式或原因,相当于“怎么”。

比如,“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这是《水浒全传》中的一句,意思是“怎么让什么人在隔壁哭泣,打扰我们兄弟喝酒?”这里的“恁地”就是“怎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