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有什么不同(2)
也许你不知道,曹操和袁绍虽然长大之后是两个相互对立,敌对的军阀势力仇敌,可是小时候还是朋友哩。一个是豪族,一个是寒族,但是因为都是官二代,所以年轻时是相当融洽一对好玩伴,但是在群雄争霸的重要战场官渡之战,导致袁绍与曹操的结局完全不同。曹操开启了称霸北方的伟业,袁绍却成为了失败一方,最后忧郁而死,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局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呼曰: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绍枳棘中,不能得动,复大叫云,愉儿在此!绍遑迫自抛出,连以俱免。
意思就是说元绍和曹操小时候特别喜欢当游侠,有一天去看别人结婚,慢慢潜入主人的庄园,曹操大叫有小偷来了!结果这园子里的所有人都跑出去抓小偷,曹操便抽出刀,进屋截去了新娘。结果在跑跑的时候,袁绍不小心跌到了荆棘中,动不了了,曹操便使得一个激将法,说:小偷在这儿!袁绍凭着本能的感觉,赶紧跳,把自己扔出了墙(也就是逃跑的意思)两人于是都没有被抓住。
可以看出,曹操的确德行不够,至少说,曹操不认同儒家的规矩,儒家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游侠是由墨家慢慢演变而来的,墨家本来讲博爱,兼爱,游侠本来也是为了底层老百姓伸冤,去声张正义。就像这一则,儒家应该遵循礼仪去庆贺,至少不应该来捣乱。而曹操冲进去,试图劫持新娘,真拿小时候的曹操没办法
┑( ̄Д  ̄)┍
然而曹操劫持新娘是想要杀人吗?当然不是。因为就算他只是墨家的侠客,也不会乱杀人的。这一点跟儒家差不多。那他要干啥?做做快乐的游戏呗!
也许您会想,那么曹操大喊偷在此,肯定是为了出卖朋友,也许您会接着想,为什么要出卖朋友?好玩呗!这真是不务正业。
不过如果看官想这么想就真的错了,因为曹操不是为了出卖朋友,而是用激将法激出袁绍的本能,刚好能让他跑逃跑。就看官您假如去偷了一个东西,结果跑跑跑跑不动了,突然听见一个声音对您说:小偷儿就在这儿!根据本能反应也一定会逃跑的,因为谁也不像被抓住拿到官府去打官司。不得不说曹操还是挺聪明的,反其道而行之,效果却是一样的。相反,如果只是拽着元绍让他赶紧跑,还不一定能拽的动呢。人在危机时刻可以生出一股力量,这就是本能的力量!
虽然玩儿归玩儿,可是与袁绍相比,却能看出曹操急中生智的特点。
袁绍和曹操的故事只有这一则吗?不止,为什么不止?袁绍和曹操会玩儿!
其次,曹操善于算计和谋划与揣测: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讲的是袁绍派人刺杀曹操,结果因为每一下都打的太低了,一直没有打到。曹操认为第二下肯定会打的更高,于是使劲的往下贴,那被派来刺杀曹操的人,第二剑果然高了。
好吧,其实我说袁绍刺杀曹操,只是为了提提气氛,袁绍根本就不想杀曹操,那么可能就有个问题了,他为什么还要派人用剑打曹操呢?只是袁绍与曹操儿时的娱乐。
的确,袁绍刺杀曹操其实只是为了玩一玩,可是这儿时玩闹中又可以看出曹操与袁绍怎样的差别呢?
显然,袁绍比曹操更像只“猪”,也就是袁绍没有曹操聪明。袁绍其实也聪明,因为在他发现用剑打曹操,前几次都打的比较低的时候,下一次他就马上把剑打高了,但他没有想到,曹操也会思考,而且比袁绍更会思考!曹操就料到袁绍肯定会把剑打高,往下使劲贴住了床板,再次躲过了这支剑。
(Ps:此游戏及危险动作,不要模仿 ━┳━ ━┳━)
最后,曹操和袁绍相比,更会调动和利用自己的资源。
这就好比是下棋,两人技术都比普通人要好,袁绍走一步能想两步,曹操走一步能想三步,总是刚好能预料到袁绍到底要怎么走,曹操比袁绍棋高一筹。
袁绍和曹操年少时是朋友,可是他们的区别也是很大,首先身份不同。
先说说袁绍,袁绍的祖先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是响当当的豪门望族。
曹操呢?祖父是个宦官。父亲算是个朝廷命官。如上一篇讲,也算是个是个官二代,没有太多权利,只能说是吃穿不愁。
曹操的出生看上去比众所周知的“刘皇叔刘备刘玄德”好的多。因为,刘备的祖先虽然也是皇亲国戚,(刘备的祖上是中山靖王)但是,家族慢慢衰败,刘备这一辈儿都基本吃不饱罢饭了,就是个卖草鞋的。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豪族袁绍,寒族曹操,老百姓刘备的不同
袁绍竟然身份比曹操好,为什么最终还会败给曹操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袁绍的才能不如曹操。第二个,袁绍可能因为自己是豪族,看不起曹操。
可以说袁绍一手好牌打烂了,曹操一手烂牌,却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但是,学习的文本较少,还不能完全看出袁绍到底为什么败给曹操。我想《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可能会提供比较清楚的答案。
今天讨论曹操和袁绍这一对青年的朋友就到这里,可见虽然袁绍出身不错,曹操出身低微,袁绍却不如曹操运用自己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