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鸡掌门”陈龙江养殖新品种 “第二事业”竞逐新赛道
工人巡视育雏舍
12月3日,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寻常的一天,但对于阳泉市龙飞养鸡场“鸡掌门”陈龙江来说,这是他正式开启“第二事业”的日子。接到“湖北籍”的8万只鹌鹑,陈龙江就带领工人马不停蹄地消杀、分笼、喂食、喂水……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家伙办理“入住”。
“不少人问我蛋鸡养得好好的,为啥要挑战养鹌鹑。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目前阳泉市的鹌鹑蛋主要依赖外购,本地鹌鹑养殖是个空白;另一方面,我们积攒了30多年养鸡经验,率先采用的5G+智慧养殖技术也有了明显成效,我认为时机成熟了,就投资1000万元上马了江龙壹号50万只5G+智慧鹌鹑养殖项目。”陈龙江说起养殖,总能侃侃而谈。
养殖新品种、尝试新赛道,陈龙江在养鸡“大本营”做起。位于阳泉市城区义井镇白羊墅村的阳泉市龙飞养鸡场是陈龙江早年创办的,原本存栏量10万只、年产蛋量近200万公斤。“单看这一个养鸡场,效益还算不错。但拿它和我们采用5G+智慧养殖技术的其他两个养鸡场对比,差距还是挺大的。那么,改造目标就锁定了位于白羊墅村的这个养鸡场。”陈龙江说。
按照“保留先进、改造老旧”的思路,项目的准备工作于去年12月正式开启。公司上下按计划推进土建工程和设备更新的同时,陈龙江带领技术骨干踏上了外出考察之路。经过多次考察、反复对比,他们最终确定与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神丹1号”鹌鹑苗。阳泉市龙飞养鸡场总经理陈璐介绍:“‘神丹1号’鹌鹑是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出的优秀蛋鹌鹑品种。这个品种的鹌鹑抗病力强、群体均匀度好、耗料少、产蛋率高且蛋的品质好,对我们来说养殖难度不大。这种鹌鹑在35日龄之后就会陆续开始产蛋,每只鹌鹑每年的产蛋量大约在3.5公斤左右。”
在原有鸡舍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鹌鹑笼十分“高大上”,不仅细分了育雏舍、成年舍,还配套了加高养殖笼、沿用了5G+智慧养殖技术。干净整洁的育雏舍内,可根据周龄调整水线的自动饮水系统,全封闭自动上料的智能喂料系统,密集分布的温度采集点,可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的环境控制设施等一应俱全,为一只只毛茸茸的鹌鹑打造了舒适的生长环境。
住得好是一方面,吃得好也很重要。公司技术员潘志宏说,鹌鹑的主饲料是阳泉本地产的富硒玉米、宁夏的紫花苜蓿和膨化大豆,此外他们会为不同周龄的鹌鹑配制营养补剂。等鹌鹑开始规律产蛋,他们会把首批鹌鹑蛋送去专业机构检测,希望吃上“富硒粮”的鹌鹑产出的蛋能达到富硒产品标准。
鹌鹑的粪便风干后就是上等的有机肥,因此鹌鹑粪便肥料化处理是陈龙江“第二事业”中的重要一环。陈龙江说,经过育雏、繁育,预计2025年底公司的鹌鹑存栏量能达到50万只,“按每天鹌鹑粪便产生量10吨计算,一年下来能加工价值60万元的有机肥,这部分收益我们会与入股项目的白羊墅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比例分配”。
鸡舍变鸟笼、蛋鸡换鹌鹑。这不仅是阳泉市龙飞养鸡场写下的“换”与“引”的文章,更是陈龙江带领工人在“取”与“舍”之间蹚出的新路子。
萧瑟的寒冬里,鹌鹑舍里生机涌动。陈龙江信心满满。(郭鑫璐)
[编辑:岳惠芳]